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组合。
交流电(A-C):电荷流以循环方式周期性有规律反转方向的电流。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负责材料试验及行业各材料标准制定的组织机构。
安培(A):表示电流流率的单位。1安培是1伏特电压作用在1欧姆电阻时流经其中的电流大小。
退火: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率冷却,从而降低硬度、提高机械加工性、促进冷加工、形成所需微观结构或者获得所需物理方面、机械方面或其他性能的处理工艺。
阳极氧化:在某些金属(主要是铝和镁)上形成保护膜或装饰膜的电解工艺。
ARIB:日本无线工业及商贸联合会首字母缩写,这是一个负责制定相关的标准及规格的日本组织
AWG:美国线规的缩写,是美国区分电线或者导体直径的测量标准
背反射(光纤):计量因光纤线路不连续性而反射回的功率百分比,以dB为单位。
带宽:连接器或装置无性能下降情况下的运行频率范围。也是数字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力。
基础金属:用于制造连接器、针芯或其他金属附件的金属,在这种金属上可覆盖一种或多种金属或涂层。
弯曲半径:不损坏光纤或电缆的最大弯曲量。也被称为最小安全弯曲半径。
编织层:纤维线编织成的覆盖层。编织层可为塑料绝缘提供机械和热保护,分隔电缆中多芯芯线部分,并且用作阻燃电缆中的分隔层。参考屏蔽层。
击穿电压: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被击穿时的电压。
线束(光纤):组合在一起的多束光纤(硬的或弹性),通常承载一个公共信号(图像、或光功率传输通道)。
电缆:一根绝缘导线或者一组绞合或直排的绝缘导线。
电缆组件:由线缆和相关的部件组成的完整线束。
中心导体:同轴结构中的内部导电构件,如中心触点。
涂覆层(光纤):纤芯周围的一层玻璃(或其他材料),形成通过光纤传输光线的管道。其折射率比纤芯略低一些。
同轴电缆:中心导体处于空管中央所形成的一种传输线,空管与中心导体中可能有电介质存在。空管叫做外导体。
同轴:中心被一层或多层材料包裹,共用一个轴心。
导体:一根导线或相互不绝缘的多根导线的组合,适用于传输电流。
连接器:通常用于描述可快速连接/断开电线、电缆和光纤的所有装置。
接触插拔力:使公插针和插孔芯结合或者分开所需要的力。
接触检查孔:位于针芯圆柱形后部区域的小孔,用于检查导线插入深度。
针芯镀层:电镀在针芯金属上的金属镀层,用于提供所需的接触电阻或耐磨性。
接触电阻:在连接器的通常应用中,插针和插孔完全接触时允许的最大电阻。
接触保持力:规定了触点保持牢牢固定在插件内的正常位置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作用力,力的方向平行于轴心线。
连续性测试:在成品电缆或导线上测试电流是否连续通过整个长度的试验。也可对照检查导线,以确定相邻部件之间没有短路。
针芯:连接装置的导电器件,为电缆对电缆、电缆对箱体或箱体对箱体提供可分离的直通连接。
线芯:(1)在电缆中,覆有其他材料(如附加部件、屏蔽层、护套或铠装层)的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组合;(2)在光纤中,通过内部反射传输光线的高折射率透明玻璃或塑料部分。
腐蚀:材料因化学制剂和电化学反应引起的缓慢破坏。最常见的腐蚀是生锈。
耦合器:用于装配特殊附件或提供特殊安装方式的中间装置。用于连接无法相互匹配的两个连接器的一种方法。
爬电距离:电流必须行经两个导线之间的电介质表面的路径。延长爬电路径可降低电弧损伤或漏电起痕的可能。
压接:通过用钳子、压力机或自动压接机将导体可靠地将金属套管包住导体 。接口,末端和多芯连接器是典型的可通过压接装配的装置,适用于所有导线类型。
电流(I):电流传输率,通常以安培为单位。
额定电流:一定情况下,为指定电线推荐的最大连续电流量。以安培(AMP)为单位。
周期:交流电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包括反向流动的时间
dB:(1)分贝的缩写;(2)以分贝为单位的导线信号损失,表示功率输入与输出之比;(3)贝尔的十分之一。
延迟线路:一条可提供非常低的传播速度使电子信号延迟变长功能的电缆通道
降额因子:导线用于非数值确定环境时,用于降低导线载流能力。
电介质:(1)介于两个导体之间,让电荷吸引和排斥并发生穿越的绝缘介质;(2)非导电绝缘体。一种“插件”材料。
介电常数(K):电介质的一种属性,用于为单位电势梯度确定每单位体积储存的静电能量。也被称为电容率和相对介电常数。
介电强度:发生击穿前绝缘材料可耐受的电压,通常表示为电压梯度(如每密耳伏特数)。
直流电(D-C):仅以一个方向流动的电流,数值基本恒定。
硬度计:用于测量物质(通常是弹性体)硬度的一种工具。
偏心率:导体中心位置偏离外绝缘层圆形圆心的程度,表示为一个圆周在另一个圆周内的中心偏移百分比。
弹性体:室温下,在小的拉力作用下至少可拉伸至原长度两倍的材料,并且释放力时可迅速恢复原长度的一种材料。例如:橡胶。
电镀:出于保护、装饰或其他目的将金属镀层涂覆的到导电物体上。
插拔力:在匹配连接器中插合/分离针芯部件所需的力。见“接触压力”。
密封:连接器配备垫圈、密封件、灌封或其他装置,阻止可能会降低性能的湿气、污垢、空气或粉尘进入。
环氧树脂:添加硬化剂时会变为硬质难熔固体的塑胶材料。环氧树脂具有卓越的粘合作用,高耐化学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以及低固化收缩率。
退针工具:一种用于从连接器中退出针芯的小型手持工具。
馈通:一种连接器或接线盒,通常有双头端子,可进行简单的电路分布以及高压线与汇流排的连接。也用于描述壁体或隔板内的套管——通过两侧的端接件分离不同压力等级的腔室。
套圈:用于对屏蔽电缆或同轴电缆进行无焊连接的短管。在光纤中,是指通过中心孔将光纤固定在连接器中的管子。
光纤(F.O.):光波或光通信系统的通用术语。在此类系统中,电信号被转变为光能,通过光纤传输到另一位置,然后在那里转变回电信号。
法兰:外部壳体上的一种机械台肩,可以装配到面板上;也可通过垫圈或O形环密封。
弹性:电缆或电缆部件的一种特性——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弯曲;与柔性不同,柔性是指因电缆自身重量而弯曲。
氟化乙丙烯(FEP):FEP类似于聚四氟乙烯(PTPE),但是熔点约低50°C,并且物理属性略有不同。
频率:交流电在1秒内重复一个周期的次数,以多少周期每秒数或赫兹(Hz)为单位。
前部安装:连接器在外部或者面板的插接面安装时叫前部安装。前部安装的连接器只可从设备外侧拆装。
密封圈:采用弹性体(如橡胶)制成的一种零部件,可为成对连接器的分界面提供密封。也被称为“垫圈”。
吉:表示十亿(109)的数字前缀。
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纤):一种多模光纤,其纤芯折射率以受控的方式从轴向外增加,并且与纤芯-包层分界面处的包层折射率匹配。带宽比阶跃折射率光纤大,但是比单模光纤小。
接地(GRD):一种电气术语,指接至大地或其他大的导电体,从而形成完整的电路。有时为零电位或电压。
硬包层石英(光纤):缩写为HCS,是光纤的一种结构——玻璃芯周围的包层为硬塑料;与“PCS”不同,PCS是软塑料包层。
热缩:用于描述可通过收缩来对连接件、接头、端接件等进行封装、保护或绝缘的塑料管子、套筒、帽盖、薄膜等。
气密:通过熔接、焊接或其他方式永久密封,防止空气、湿蒸汽和所有其他气体透过。气密性通常表示为每秒测量到的气体(如氦气)泄漏量。
赫兹(Hz):频率单位,1赫兹相当于每秒一个周期。
高清电视:缩写为HDTV,是一种以非常高的分辨率传播电视信号,从而提供优质画面的新形式。演播室和舞台的HDTV信号通常是通过光纤传输的,因为光纤拥有数字化信号数据所需的高带宽。
高压测试:一种测试,为了确定导线能够承受的不会击穿绝缘材料的最高电压。
高压:通常是指电线或电缆有600伏特以上的工作电压。
抗拉强度:连接器受外力作用时仍然不脱离电缆的能力。
外壳:连接器上用于装配其他部分的主要或最大部件。
阻抗(Z):电路对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或任何其他交变电流的传导施加的总阻力。它是电阻R与电抗X的总合,以欧姆为单位,通过Z来表示。
红外线(光纤):波长为700-1000 nm的光线,眼睛不可见,并且给人热的感觉。
内导体:同轴结构中的中心导电构件,如同轴连接器中的中心触点。
绝缘子:将针芯保持正确排列,并使它们相互且与外壳电气绝缘的部件。也被称为电介质、绝缘体或隔离件。
插件保持力:插件在不偏离连接器外壳正常位置的情况下任一方向上必须承受的轴向负荷力。
插入损耗:因插入电缆、部件或装置而导致的负载功率损耗。以分贝为单位,表示为插入前所收负载功率与插入后所收负载功率之比。
推针工具:一种用于将针芯插入连接器中的小型手持工具。
绝缘材料:可提供高电阻,从而适用于包裹部件、端子和电线的一种材料。这可防止因相邻导体可能接触导致的短路。
绝缘电阻:与绝缘体相接触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施加电压与总电流之比。
端面:(1)共享界面;(2)多芯连接器两半之间相接触侧的两个表面,装配器时面对面;(3)在光纤中,两个材料对接的表面,为连接器中的芯体-包层分界面或光纤-光纤分界面。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
护套:用于绝缘电线或电缆上的一种外部非金属保护层。
键:一种可在对位槽或凹槽中滑动的短销或其他凸出物,给正在装配的两个部件导向。通常用于圆形封壳连接器中,可防止匹配错误的连接器并且有助于偏移。
键槽:让键滑动的细长口或凹槽。
千:表示1000(10³)的数字前缀。
激光器(光纤):“受激辐射式光频放大器”的首字母缩略词,是一种可产生高强度、方向性高度一致、并且波长范围窄的光的装置。通常是光纤系统的光源。
光线(光纤):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X光,例如人眼可见范围的光,即可见光。光线以300,000 km/sec(186,281英里/秒)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
光传输件(光纤):用于传输光线的光纤或软性光纤束。
松包缓冲层(光纤):也被称为“松套管”,是一种松松环绕光纤的保护管,通常注有凝胶。
损耗:没有实现有用功的能量散失,衰减,通常以dB为单位。
接线片:一种机械端接件,用于压接或焊接到导体上,考虑将线穿到端子上;硬件。
插合:在正常连接模式下将连接器的两个部分插在一起。
兆:表示一百万(106)的数字前缀。
米:长度单位,相当于39.37英寸。
微:表示百万分之一(10-6)的数字前缀。
微米:一米的百万分之一(10-6),长度单位。一般用于描述波长。
微米的首选缩写形式:(长度测量单位,相当于10-6。用于指定波长,相当于1000纳米,是推荐常用单位。)
密耳:(0.001):测量电线直径或导体绝缘材料厚度时所用的单位。
毫:表示千分之一(10-3)的数字前缀。
模式(光纤):常规配置的传播波阵面的一种组成。模式以特殊的几何图形和传播常数为特征。
抗吸潮性:材料抗吸潮的能力。
多模光纤(光纤):可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
纳:表示十亿分之一(10-9)的数字前缀。
近红外线:红外线电磁波频谱接近可见波长的部分,范围为700 - 1500/2000 nm。
O形环:一种可实现防潮密封、具有圆形截面的弹性体垫圈。见橡胶。
欧姆:电阻单位。电路中1伏特电位差产生1安培电流的电阻。
外导体:同轴结构中的外部导电构件,如同轴连接器中的壳体。
总直径:电线或电缆的成品直径。
氧化:氧化就是氧元素和其他的金属元素发生的简单的化学反应,如大气中的氧气与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们熟悉的铁锈,参见腐蚀。
PTFE:聚四氟乙烯的缩写,俗称“特氟龙”。
磷青铜:这种比较硬的高强度合金用于制造金属部件和弹簧。磷青铜耐腐蚀。
光子:电磁辐射的量子,光单位。可将光视为一系列光子。
物理接触(光纤):缩写为PC,这是光纤连接器的一个结构特点——匹配触点的面相互接触,并且弹簧提供压力,从而降低损耗。
皮:表示百万分之一的百万分之一(10-12)的数字前缀。
插针:一种公针芯,通常用于匹配插孔或母针芯。通常接至电路的“无电”侧。
针孔:焊接接头表面的可见小孔,通常表示连接点内有较大的空隙。主要是由于固化期间有盐和水而生成气体所致。有时被称为“气孔”。
塑料包层石英(光纤):光纤的一种结构——纤芯周围的包层为软塑料;缩写为PCS。
塑料光纤:仅用塑料制成的光纤。
金属镀层:涂敷在金属部件上的一薄层贵金属以提高传导性,从而易于焊接或者防止生锈或腐蚀。
插头:连接器两个匹配部件中,在不连接另一部分时可自由移动的部件。插头通常被视为连接器的凸形部分。如果插头是“可自由移动的”构件,则可以有母针芯。
极化:使连接器以同一个方向匹配连接的操作。
对位销、键或槽:连接器中用于实现极化的装置。
打磨(光纤):使光纤末端横截面像光学意义上的光滑平面般的操作,通常使用研磨剂。光学意义上的光滑平面能在连接处具有最大透光性,从而使得连接损耗降至最低。
聚乙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挠性,耐化学品、不吸潮,加工性能良好,并且价格比较低。
聚四氟乙烯(PTFE):这是所有含碳绝缘化合物中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最强的。不受阳光、湿气和几乎所有化学品影响。温度范围是-90°~ 250°C,并且电气属性在整个温度范围和广泛的频率范围内非常恒定。
灌封:用会硬化为弹性体或固塑性材料的液态合成物密封电缆端接件或其他部件。
预镀锡焊杯:内表面预镀少量锡铅焊料的焊杯。
压入式针芯:可以插入绝缘体、印制板(带或不带电镀孔)或金属板上的孔中的电气针芯。
印刷电路:该术语通常至少有两种含义:1)凭借电气互连系统制造技术制成的印刷板的通用术语。2)通过印刷和组合印刷元件获得的电路。
四同轴:四同轴电缆,一种可拥有一个中心导体、两个中间导体层和一个外部屏蔽层(全部通过绝缘材料隔离)的同轴电缆。
快速插拔:一种连接器装置,两个接头件可以快速的锁定和解锁。
无线电频率(RF):频率范围在技术上是宽泛的,从25 kHz到100 GHz,但是该术语通常用于定义广播无线电信号(包括广播电视)所用的小范围频段,可从500 kHz延伸到数百兆赫。
后部安装:将连接器从箱体内侧安装到面板上时为后部安装。后部安装的连接器只可从设备内侧拆卸。见“背装式”。
插座:通常是指连接器中含有多根两片式针芯的那一半。也指通常安装在面板上并且含有插孔的连接器。
反射损耗(光纤):反射回电缆发射端的能量,这种反射是因为光信号射在不均匀的屏蔽层或导体中造成的。
电阻:施加电压时电流流经介质所遇到的阻碍。以欧姆为单位。
回波损耗:沿传输线反射回的那部分入射功率。回波损耗是反射功率的比率,以dB为单位。
RG/U:“无线电波导,通用”的缩写。RG是同轴电缆的军用标准。
RMS或rms:均方根的缩写。该术语用于交流电压和电流时,是指有效值,即产生相同的热量时与直流电等效的电压或电流。在也可用DC方式于表示AC电压,通常约为AC峰值电压的70%。
橡胶:一种防水或耐潮湿的弹性(天然或人造)材料。见O形环。
护套:多芯导线外部的覆盖层或外包层。
屏蔽层:电缆中,单芯导线或一组导线包上金属层,用于防止电缆内的芯线和外部区域之间的静电或电磁干扰。见编织层。
屏蔽效率:屏蔽层阻隔不需要的信号和防止泄漏的能力。
SI:公制测量单位的标准国际单位制。
石英玻璃(光纤):主要采用石英(二氧化硅,SiO2)制成、用于制造光纤的玻璃。
单芯光缆(光纤):单芯的光缆。
单模光纤(光纤):缩写为SMF,一种纤芯直径小(约9微米)且包层折射率与纤芯非常接近的光纤。将传输一种模式的光线,入射角度小,但是带宽非常宽。
SMPTE:美国标准组织机构“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的首字母缩略词。
插孔:一种母针芯,用于匹配公针芯。通常接至电路的“带电”端。
焊料:一种金属或金属合金,通常拥有低熔点,用于接合熔点比焊料高的其他金属。
焊杯:焊接时导线所插入的端子管状末端。也指焊接触点后部的中空圆柱,导线将插入其中并焊接到位。
实心导线:由一根电线构成的导线。
弹簧接头动作:一种针芯设计,用于印刷电路插座或插孔中,可实现简单、无应力的弹簧动作,从而确保针芯压力及保持力。
阶跃型光纤(光纤):一种多模光纤——折射率均匀的纤芯被折射率略低的包层环绕。接受较宽入射角度的光射线,但是带宽比单模光纤小。参考“梯度光纤”及“单模光纤”。
绞合导体:由成组绞合在一起的导线构成的导体。
表面安装:不使用电路板中的元件孔,将元件连接到电路板上的线路。
额定温度:材料连续运行而基本属性不发生改变的最高温度。
韧性:(1)通过机械或热处理及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产生的硬度和强度。它以某种结构、机械特性或冷处理时的面积收缩为特征。(2)金属是否缺乏展延性的一种量度。
螺纹耦合:连接器成对连接的一种方式——通过耦合环中的螺纹与插座外壳上的螺纹啮合。
紧包缓冲层(光纤):光缆中包裹在光纤上的一种材料,将其固定。
上锡:在端子、引脚或导线上涂敷锡或焊锡合金,从而提高或保持可焊性,为焊接操作提供帮助。
全反射(光纤):一种光纤在光纤的纤芯及包层界面之间反射的现象,使光线沿着光纤长距离传输。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收发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合二为一的一种装置。
传输:通过导线或者辐射或感应场将电能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三同轴:一种三芯电缆,第一个导体在中心,第二个圆形导体包围着并与第一个同心,第三个圆形导体包围着并与第一个和第二个同心,三个导体之间是绝缘的,通常填充绝缘材料。
套管:一种采用非承载材料挤出的管子。
双绞线:绞合在一起的成对电线,通常是低速标准通信电缆。
UG: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编号的两个首字母代码,它是全球通用的缩写。
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颁发的认证标识。
紫外线(光纤):不可见光谱内波长为10~400 nm(比可见光短)的电磁波。
UPC(光纤):光纤插芯打磨效果的一种定义,可改善回波损耗。
伏特(V):电动势的单位。它是1安培电流流经1欧姆电阻所需的电位差。
电压:表示电动势、电位、电位差或电压降的最常用术语,用于表述有闭合电路两点之间存在的能够产生电流的电压差。
电压击穿:用于确定绝缘材料发生电流泄漏之前绝缘电线上的最大电压的测试。
额定电压:可根据标准或规格要求连续施加给电线电缆的最高电压。
电压驻波比(VSWR):无线电频率经过非匹配传输线时测得的驻波电压峰值与电压谷值之比。
瓦特(W):功率单位,以每秒1焦耳的速率做功或者1伏特电压下1安培电流每秒所做的功率(伏安)。
波长: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电流脉冲或波形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时刻相同(一个周期)的相邻的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滑动动作:通过滑动使针芯接触时的动作。滑动可将少量污物从针芯表面清除,从而提高导电性。
Copyright © 2021 云南贰壹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公司座机:0875-2880080 手机:18288222112 技术支持:贰壹网络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 备案号: 滇ICP备2021888888号